跳至主要內容

在港中資金融機構享獨特優勢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撰文指,在港中資金融機構透過連通者、聯動者、守護者三個角色,協助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融通內地和香港金融市場方面貢獻良多。   以下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6月17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回歸25年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日趨鞏固,金融市場得到多方面的長足發展,例如銀行存款總額在期間增加超過四倍,股票市場總市值更增長了不止十倍。能夠有這樣的成就,依靠的是與內地日益緊密的經貿關係所帶來的龐大機遇;而協助抓緊這些機遇的,除了中央對香港堅定不移的支持,以及特區政府致力創造的有利營商環境外,亦有賴於業界仝人的共同努力。當中,中資金融機構擔當的角色不可或缺。   財庫局上周四舉辦「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在港中資金融機構發展策略」座談會,在中聯辦經濟部部長孫湘一及各金融監管機構代表參與下,邀請了20多位來自在港中資金融行業協會、銀行、券商、投資銀行、基金及保險業翹楚濟濟一堂,就未來市場發展,特別是香港如何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出政策建議。各代表分享了不少真知灼見,將會成為財庫局日後政策及發展策略的重要參考。   我從座談會中得到不少對香港金融業發展---特別是在港中資金融機構於當中的獨有地位---的感悟與期許。讓我從三個角度分享一下:   第一,可靠的連通者,香港是國家的國際金融中心,發揮着連通國內外資本與市場的重要橋樑作用。在港中資金融機構對內地市場有深厚的了解,在連通方面擁有相當優勢。例如,他們向來為內地企業到國際市場融資挺身領航,協助企業了解監管及市場環境,提供高效的融資及定價服務。去年在港上市集資當中,約四分之三有中資券商擔任保薦人,可見其重要地位。隨着越來越多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有意回流上市,中資券商的作用亦越見重要。當然,特區政府也透過不同政策助力中概股回流。其中,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於今年1月優化和簡化大中華發行人回流本港上市的制度,當中包括修訂對有關發行人在港第二上市的市值要求和創新產業條件。截至今年5月,已有22家中概股發行人透過第二上市或雙重主要上市回流香港,其總市值佔所有於美國上市的中概股超過七成。   香港亦是海外投資者進入內地市場的重要門戶。為此,特區政府一直致力為互聯互通計劃拓寬、擴容,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及跨境理財通等各項目相繼推出並優化,交易所買賣基金(ETF)互聯互通更即將啟動,進一步深化兩地資本市場的互動和融合。為了讓外界了解及參與香港及內地的未來發展和機遇,特區政府一直透過不同渠道在國際間推廣香港的良好形象,包括外訪、參加國際會議等。我相信在港中資金融機構亦能以其獨有視野,透過香港這個國際化平台,合力講好中國故事。   第二,可靠的聯動者,香港一直透過創新的金融產品、服務滿足實體經濟各種需要。例如,為強化香港作為國際風險管理中心的功能,自特區政府去年推出保險相連證券資助先導計劃至今,香港已兩次發行保險相連證券,包括日前發行金額達1.5億美元、為日本颱風造成的行業損失提供保障的巨災債券。值得注意的是,兩次保險相連證券都是由中資再保險公司發行,可見中資走在金融服務創新的前沿。   另外,特區政府不遺餘力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為促進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香港需要提供更多元化及更到位的人民幣金融產品及服務。早前港交所推出A股指數期貨合約,迎來全球首隻離岸A股環境、社會及管治ETF,以及深圳市人民政府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都擴大和深化香港金融產品清單。下一步工作包括就容許港股通交易的股票以人民幣計價開展籌備工作,並與內地監管當局和相關機構協商。同時,我們繼續與內地監管當局及各持份者保持緊密聯繫,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探討優化跨境理財通措施。中資金融機構在離岸人民幣業務中佔有先天優勢,並於座談會中提出了不少有用的發展策略意見,例如推動香港點心債市場發展,以及增加人民幣的外匯和利率產品,以激活香港的人民幣生態圈。特區政府會繼續與業界合力推進有關發展。   第三,堅毅的守護者,國際政經大環境複雜多變,香港作為全開放的國際金融中心,容易受外來衝擊。因此,我們必須全力維護香港的金融安全,以底線思維做好各種風險防禦的準備和預案。特區政府已建立了全天候、跨市場、聯動式的監測系統,對整個金融系統進行實時監察、實時預警;並不時對業界進行實地審查以及壓力測試,確保每個環節能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風險。在港中資金融機構是香港金融系統的重要支柱。據市場人士統計,中資銀行的資產佔香港整體銀行業超過三分之一,風險管理向來穩妥。另外,中資保險公司佔去年全港有效長期業務保費收入約五分之一。我們希望中資金融機構能繼續平衡穩定與發展,發揮金融系統壓艙石的作用。   以上談及的成就及目標,都離不開本港金融服務業界人士的齊心協力。中資金融機構對內地市場及文化較為熟悉,在融通內地和香港金融市場方面貢獻良多。香港回歸祖國25年,踏入新階段,擁抱新機遇。展望未來,我們期待中資與港資、外資金融機構共同發展、並駕齊驅,利用好香港作為國家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聯手把我們的金融服務業發展推上新台階。
http://dlvr.it/SSLgyL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薛永恒參觀醫療創新技術中心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今日參觀醫療機械人創新技術中心,了解中心如何在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支持下,與業界合作推動跨學科醫療機械人研究,將創新技術轉化為臨床應用。   薛永恒觀看以手術機械人進行的屍體實驗,並與研究團隊交談。他很高興看見團隊的科技落地,與業界合作推動本港醫療機械人技術發展,促進診斷治療,同時培育醫療科技初創企業,為有志於醫療科技的年輕人擴闊發展空間。   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推動環球科研合作,至今成功吸引海內外30多所頂尖大學和科研機構合作,在香港科學園設立28間研發實驗室。   薛永恒指,推動研發是發展創科的關鍵,也是促進再工業化的重要一環。InnoHK展現香港基礎科研實力雄厚與國際化優勢,推動研發同時着力培育科研人才,推動香港發展為國際創科中心。 http://dlvr.it/SSCv5g

防疫抗疫基金五項資助發放

食物環境衞生署今日表示,在第五輪和第六輪防疫抗疫基金下的合共五項資助計劃,分別收到約20,920宗和約20,150宗申請,約41,010宗已完成審批,合共發放資助約49.76億元。   政府在上述兩輪防疫抗疫基金下推出餐飲處所資助計劃、美食廣場資助計劃、商營浴室牌照持有人資助計劃和公眾娛樂場所牌照持有人資助計劃,並在第六輪防疫抗疫基金下推出洗碗業資助計劃。   食環署指,已批出金額佔全部資助總額99.9%。餘下尚待完成的個案主要關乎辦理重發牌照的申請或仍須待申請人提供補充資料或證明文件。申請人應盡快跟進相關事宜或提交所需文件,以完成所有手續。 http://dlvr.it/SR1bGc

吸納財經專才 推動可持續發展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政府透過不同金融監管機構大力推動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ESG),包括發行綠色債券,以及把ESG相關財經專才新增到人才清單,吸納更多人才來港發展。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5月27日在Y-Care企業伙伴計劃暨運動友善計劃嘉許禮錄影致辭全文:   鄭會長(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會長鄭卓生博士)、劉總幹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總幹事劉俊泉)、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很高興參與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舉辦的Y-Care企業伙伴計劃暨運動友善計劃嘉許禮,和各位一同見證和分享得獎企業的喜悅。   今年度的嘉許禮以「ESG:共建繁榮及可持續發展社會」為主題。ESG即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是近年備受重視的議題,它除了是企業建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策略外,亦有助推動社會共融,以及吸引人才。ESG已被廣泛應用於衡量一家公司的長期價值。   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於2015年推出Y-Care企業伙伴計劃,致力與不同企業合辦企業社會責任活動及服務,至今已有超過100間合作企業。青年會更於2018年推出運動友善計劃,鼓勵企業制訂措施促進員工的身心康泰,力求達致工作與生活平衡。這兩個計劃非常有意義,同時亦有助提升員工的工作效能和對公司的歸屬感。   特區政府十分重視ESG,並透過不同的金融監管機構大力推動其發展。近年,我們更以身作則積極發展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自2019年起,我們已成功發行合共近100億美元等值的政府綠色債券,當中包括最近首次發行的200億港元零售綠債。這些債券均深受市場和投資者歡迎,有助建立市場基準和豐富香港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生態。   為了培訓相關的人才,政府正研究把更多與ESG相關的課程納入持續進修基金可獲發還款項的課程名單之中,以及將更多ESG課題納入商業及金融課程內。此外,我們於去年把ESG相關財經專才新增到人才清單,以吸納更多相關人才來港發展。   特區政府會繼續與社會各界攜手合作,以多管齊下的策略推動ESG發展,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要在這方面發揮積極和領導的作用。   我在此衷心祝賀得獎的企業,希望大家繼續積極踐行ESG,成為企業間的榜樣。我亦感謝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推動ESG的熱誠和貢獻。最後,我祝願典禮圓滿成功,各位朋友身體健康、工作愉快和滿有意義。多謝大家。 http://dlvr.it/SRCKlP